„语⾔的艺术在于可以被理解.“
我们的⽬标
我们通过语⾔和身边的⼈交流,语⾔给了我们发表观点、 抒发感想和表达想法的机会,我们希望学⽣们也可以做到这些。 我们深切希望,学⽣们可以掌握德语这⻔语⾔,并且实现对未来的计划和设 想.

我们提供
- 从A1至C1语言等级的针对德国高考的德语语言强化课程
- 从B1至B2(根据需要也可选择至C1)语言等级的德语语言强化课程,主要为学习职 业培训或者进入职业高校做准备
- 从B1至B2 语言等级的德语语言强化课程,主要针对护理工作人员
随着秋假的临近,十月中旬就开始在脑海里酝酿这一年来的感想,总想写点什么!
可是,已经很久没有用中文写长篇的东西了!还好,文思还在,只是无从落笔,信手翻看这一年来所有的照片,才发现,记忆的大门根本不需要这样敲打,那些真真切切和同学老师一起经历过的日子,又怎是照片所定格下的那一瞬所能记录的呢?!
但每张照片背后的音容笑貌,像精彩人生的花絮,让我总感觉心潮起伏!于是,思潮汹涌而来,一发不可收拾!
十月末的秋假,坐在回安娜贝格的火车上,思绪伴随滚动的车轮,带我回到过去!
自2014年7月23日放暑假,离开安娜贝格已有近三个月。现在想来,还清清楚楚的记得2013年9月22号初来德国的情景。
飞机停落在柏林泰戈尔机场,只有十五岁的我,拖着比我还重的两个大箱子一个小箱子懵懵懂懂的来到德国。
其实,最开始没有想过这么小就离家千万里独自一人学习,生活,成长!
可是,有些事就是这么巧。2013年3月机缘巧合陈老师来到我所在的嘉兴初中招生,稀里糊涂参加了一场招生考试后,我也并没有多在意。毕竟中考已经让我焦头烂额!
直到五月,考试成绩下来了,还挺不错的!爸爸提出来,现在出国也未尝不可。于是,我就在还有一个月中考的时候着手准备出国的各种各种东西。其中说服妈妈姥姥奶奶等等各种艰辛也就不多说了,就在妈妈反反复复的犹豫中,2013年7月4号向上海理事馆递交了各种材料 留德的各项事宜也算是最终确定了下来!
其实,那时候对于出国留学,心中也不算太明白吧!出国留学真的不是简简单单打包了行李,申请了学校,就一切妥当的了!爸爸妈妈下了很大功夫去了解关于留学的一切留学这条路不是短短的几天,几个月,而是几年,甚至十几年!
爸爸一再强调,出国远没有我想象的简单,更加不可能轻松。一个人远走他乡心理生理都是一次磨练,或许是对新世界的向往,或许是对德国的各种憧憬,让我懵懵懂懂间,甚至也没有忧伤的不舍的哭泣。
出国前,在嘉兴与新同学一起参加了八月份的语音与书写培训,大家忙得不亦乐乎!九月下旬就从北京国际机场登上了飞往德国的飞机。还好,有所有新同学的陪伴,大家伴随着万米高空的飞行,一起对未来的留学生活充满忐忑!
当飞机起飞后,看着我生活了十五年的故乡一点点变小,直至消失不见!那一刻心中突然颤动了起来。只有十五岁的我是确确实实离开了爸爸妈妈,离开了家人,离开了我的家乡,要在陌生的德国开始全新的生活了啊!这时,一种难以割舍的留恋变成一缕莫名的愁绪!
飞机降落在柏林机场,我是第一个出海关的。也是第一个见到陈老师的!又见陈老师,突然觉得那么亲切,他上前自然的接过我的推车,那一刻突然的,突然的就要哭出来了,天那!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想来,应该是一种依赖,一种信任,一种有着落的安全感吧!
到安娜贝格的时候已经夜里十一点了,下雨!
我从下了大巴开始就一直在打哆嗦,我兴奋,我也紧张的和室友进到空空荡荡的宿舍。那个小得还没有我在家一个人住的屋大的,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小小的窝!陈老师说,要先休息,明天再收拾行李。一路上昏昏沉沉的我,居然毫无睡意,和室友一直收拾到凌晨三点多。空空荡荡的小屋也收拾得干净温馨,但躺在床上还是久久睡不着。想着,安娜贝格语言学习的这一年会发生什么呢?
现在再去回忆那一年,也就是几句话的事:
“学好语言,学好几门文化课,了解德国文化,多练习口语“
可是,实实在在经历了,又是另外一回事,就像陈老师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出国留学就是一条不归路,破釜沉舟,只能勇往直前!
„既然选择了出国,我就不会把你们当成孩子来对待了!“
„不论你有没有学过德语,现在开始,必须张开你的嘴!“
„德国的高中不是写出来的,也不是做出来的,是说出来的!“
……
人品大爆发啊,分班考试后,分到了二班,也就是所谓的快班!
其实以我的基础,真的是人品大爆发了。最开始的一个多月上课我基本都不说话,根本不知道怎么说,张不开嘴,也听不太懂。所幸,遇到的老师同学都是so nett(友好的)慢慢的一点点的,开始追上别人。陈老师每个周日的单词测试从最开始的四十几分…. 到后来虽然越来越难,但也能拿八十几分了!心里还是为自己骄傲的。
嗯! 也算是努力的都开花结果了!
从A2学起,考试,B1学起,考试,B2学起,考试。一路过关斩将。最后冲击C1!
C1没有过,口试过了,笔试只差了2分!
对于我来说凭我所付出的,得到这样的成绩,我也是开心的。毕竟一年的语言学习 C1确实有难度!从B1开始在课堂上我都是算积极的。时刻记得陈老师说的德国课堂就是必须积极发言的。刚开始还是比较害羞的,上课会不好意思发言,不过后来也就完全想开了,锻炼口语表达和拿分重要啊!!
安娜贝格的一年,旭利和乐乐关照着我们每个生活细节,带着我们郊游,旅游,聚餐,打乒乓球,游泳,滑雪,过中国节日,每周收电脑,每天发手机,给同学过生日,假期帮着补课,带生病的同学去看病,晚上检查就寝情况,每周老师都会写评估,再经由陈老师再翻译了发给家长 所以,就算远在千万里之外,也在爸爸妈妈掌控之内。
放一张滑雪照,初学滑雪就是坑啊!摔倒是家长便饭啊!
最开始老师的周评下来都会被找谈话。我的历史根本就是一团糟!一个是我不太喜欢那段历史再一个就是我比较懒不愿意去背 还记得第一次月评下来陈老指着我的评价说:
„诶!这历史成绩不行啊!得加把劲啊! ... „
或许是老师的话刺激了我 , 我开始奋起直追了。每次在班级里学到很晚,包括周末!每当这个时候,陈老总会出现在只有我一个人在的班级,当他满意和充满期待的看着我说“ 真是我的好孩子,要注意休息!“ 的时候,我就又匆忙了动力!通过旭利的眼神好像看到父母的温情。
看到别的同学用德语对历史侃侃而谈,而我却是听得云里雾里,心中总是不平的呀!
所以,笨鸟先飞吧~从第一次历史考试到第二次历史考试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真的是“呕心沥血”地在背历史理解历史啊(插句题外话:全球通史真的很有用)基本上都要先读中文的理解了中文的再翻译老师上课的笔记再理解再背下来.. 真的是要很有耐心和毅力的一件事 (来了波茨坦以后这样的事真的就是家常便饭了)总算下的功夫没有白费后来的历史考试基本都是三分甚至拿到过两分
德语自然是重中之重了,高老师(Frau Sternicke 因为她像个巨人,所以我们叫她高老师)是我们班的德语老师,高老师是个比较严厉的老师。但是对我们这些经历过国内各种严老师的同学来说,是没有问题的。德语听力会是个问题,写作我们普遍比较好,口语就真的因人而异了。而所有的问题归根结底就是要平时多练。说错了怕什么单词量少也没关系语言学习本身就是个积累的过程,说的越多进步才能越快。
所以,陈老师的每周单词考试,情景对话练习对我们都有相当大的帮助。就连圣诞节假期,寒假,复活节假期都利用起来。每天一篇情景对话,必须按照标准听力的语调,不合格的,重新练起!放假也不能轻松,比上课还忙啊!有没有啊!
每周150个左右单词,晚7点准时开考,痛苦并快乐着!
情景对话,我对面是两位高手啊!一大段话可以说的和听力课文一模一样!
最后,陈老师建议大家上街练习的时候,就不要害羞啦!
其他的科目也就不细说了我英语和西班牙都在一班总是绞尽了脑汁做各种各样的小报 一做大的主题就得和小组别的同学讨论到很晚。西班牙语对在波茨坦的学习帮助巨大!英语一定要多说。不然到了波茨坦就会觉得张不开嘴。都懂,但说不出口,非常吃亏!
作报告,要求最好自由发言,不允许带稿啊!
说到学习到很晚又要多说两句了。原则上还是要好好睡觉的但是心血来潮和临时抱佛脚学习到很晚也未尝不可。印象最深的就是有次写童话!!我们组写到了凌晨三点多!!真真是痛并快乐着~
校长上的GEWI也是比较轻松的主要就是地理和数学考试也简单拿分妥妥的!
还有非常非常非常nett的音乐合唱老师,虽然我五音不全,上音乐课还是乐在其中后来的圣诞表演也是十分精彩。而且每周音乐课都是周五最后一节课,上完了就是美好的周末啦啦啦啦!
在这个教堂里,我们演唱了德文歌,用中德文演唱了旭利改编的花非花,雾非雾!
在德国的第二个冬天又临近了,圣诞气氛开始浓厚起来!
这又让我想起安娜贝格的圣诞市场,和我们圣诞节的表演. 这时,歌声总在耳边回荡:
Blumen sind nicht gleich Blumen, Nebel ist nicht gleich Nebel, er kommt in der Nacht, Am Morgen ist denn weg….
(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周末和假期已经课余又会怎么度过呢?待我慢慢叙来...)
文/波茨坦新式高级文理中学 2013届 姚坤灼 于2014年11月26日
说道故地,中国就不算了!
在我心里,中国永远是我的根,生我,养我,给予我文化和精神的地方!
但在我现有的意识里,已经有了两个故地!它们都在德国
(我相信,在这里还会有更多,在未知的将来!)
初中毕业,还来不及仔细看看伟大的祖国,就背起行囊,匆匆的,懵懂着来到德国!对了,当初为什么选择来德国?或许因为它不说英语?或许它在欧洲?
不管了,反正我来了,到现在为此,一呆就是两年了!
第一个故地
是2011年我到德国做交换生居住的地方 – Mecklenburg-Vorpommern
第二个故地
是结束交换生的生活后,于2012年我成为波茨坦新式高级文理中学学生,
并开始高中预科培训的地方- Annaberg-Buchholz (翻译成 安娜贝格)
这是我曾经学习和生活过的地方!
好吧,现在我们说点别的!
说起德国的罢工,让俺们这些涉世未深的中国人真的很难理解,先是汉莎航空的飞行员罢工,这我倒是没有感觉到什么,因为反正我很少坐飞机!
但要放秋假了(德国中学生假期很短的说,比如8月份开学后,先是10月份秋假两周,然后是12月份的圣诞节假期两周,接下来是2月份的寒假两周,最后是4月份的复活节假期两周,重头戏是7月初的暑假4周),德国铁路却罢工三天!我很想问问德国铁路,“你丫是特意的吗?“
你问我,他们为什么罢工?肯定是要加工资呗!都这么有钱了,还嫌不够!
行吧,为了支持他们加工资,我只能把行程提前到周五去安娜贝格了!
嘿!不是上面那列,那是德国高铁,往下看,下面那列才是,走吧!别忘了转车啊!
言归正传,为了图便宜买的是比较便宜的regionale Bah(短途火车)票,这种车就是慢的像蜗牛(下面这种),而且不停的倒车,一天下来把我搞的精疲力尽。
不过,这种故地重游的旅行即使再累也值阿!
想想时间过得真快,依稀中,在安娜贝格读书和生活的情景还并不遥远。下午三点上车,下车时已是晚上九点多,天上下着绵绵细雨。车站门口就是那辆熟悉的车,做过好多好多次的车,是陈老来接我们了,尽管从火车站到他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每次,不论谁来,他都是接送,简直是一条龙服务啊!这样真好,让我觉得家的感觉并不遥远!
小小的车站,寂寞的站台,多少次,从这里出发,今天我又回来了!带着小小的冲动!
最有意思的事
就是每次去旭利家里的时候, 要看那只可爱的黑贝,它伴随过我们成长,从两个月的小狗到大狗。晚上,它和我们一起在Netto(德国的一种超市)的广场上跑步,和我们一起去郊游。到宿舍拜访我们(还没进门呢,就能听见狗喘气的声音了)
说到这,我越发想它了!
(它的父亲是一位救火英雄,也是德国黑背全能比赛第10名,我也不错,在去年德语全能比赛中 达到C1水平,嘻嘻!)
晚上到了陈老家之后,肚子里空空的!乐乐老师的烧排骨(强烈推荐乐乐老师是一位做饭超好吃的贤妻)那不是吹的,闻闻味就已经垂涎三尺了!
第二天看到了新同学,我觉得,作为老生的一些建议还是很有用的,毕竟我在安娜贝格那一年的学习和生活中的经验与教训都可以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样,大家也不会走我的一些曲折路。去年我也是达到C1的水平(差不多应该相当于国内的六级,当然我是7个达到C1水平其中的一个,另外还有3个只差了几分而已)。
我觉得语言在于运用,在中国是学不到正宗的语言的,因为在中国说德语的人就少。我亲眼见过在大学考过很高级别德语的人,不敢于去面对德国人,这种恐惧只能通过在德国生活来解决。在加上旭利老师严厉的要求,说到这就想起了每个周日晚上的单词考试,上百个单词啊!还有不休止的情景对话,说错三个地方就出去从新练起啊!
不过,现在想来,苦过了,累过了,却变得越发充实了!
陈老把我们7个的C1证书当成典范,挂到墙上了,心里倍有压力啊!
萨克森州(Sachsen)这里的地方口音还是比较难理解的,这真的是实话。不过正是这种语言的多样性创造了每个语种的魅力。同样你和带放眼的人话说多了,再听标准的德国人说明,喔噻,喯儿清楚啊!
来一趟安娜贝格除了拜访旭利一家,和新生交流一下,更重要的是见一见以前认识的德国朋友,虽然去年一年认识的德国人不是很多,不过还是结交了一个很好的德国女生,一个我认为是我目前见过前几名的女生,当然我也不是女性朋友一大群的人,重要的是她真的把我当作朋友,隔几天就在Whatsapp上问我怎么样?我认为学好语言先要找到一个与你能聊得来的人,毕竟语言在于应用么!更为重要的是,这个人最好是已德语作为母语,这样才能对你有更大的帮助。
在安娜贝格的生活有时回想起来还是很枯燥的,每天一样的单曲循环,但也只有这样,才能按下心来学习,在我们这个还什么都能做的年纪,要做一些有意义的事,否则怎么对得起自己的青春年华!毕竟这一年还是非常关键的,语言是一切的基础。
我有时候感到有些遗憾最后没有去参加歌德学院的C1考试(Gothe-C1),错过了一个证明自己的机会,毕竟我觉得我还是有实力去通过这个考试和取得好成绩的。德语老师很安慰的说,另一个C1和歌德学院的没有区别,但还是心理不舒服,都怪我当初没听旭利老师的话啊!后悔药从来都没有卖的!我和旭利老师约好,在柏林歌德学院拿个C2给他看看!说到这,大家为我加油吧!
我在第二天的时候当了一把小老师,辅导新生一个阅读资料,我已经感受到大部分同学有非常好的德语基础,并且也非常努力。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一年前的我!
接下来,我作为旭利的助理,带新生去警察局学习了德国的交通规则和骑自行车训练。一年前,我们也是这样一步步在陈老的人文,社会,教育,突出个性的教育方式下,进行训练加磨练,开始了安娜贝格这一年的苦中带乐,充实幸福的生活。
在与新生的郊游中,建立了新的友谊,他们都把我当成了过来人,学长,这种感觉很让人享受!
望着他们面对安娜贝格城的背影,突然间我思绪万千,一种惆怅,一种欣慰,一种失落?
惆怅时光的流逝?
欣慰在德国有旭利老师一家的陪伴?
失落年年月月花相似…?
我不清楚,这一瞬间的感觉,还是让未来告诉我吧!
最后还是祝愿所有安娜贝格的同胞朋友们:
“Alles gut. Ich drück euch den Daumen !!”
我们还会再见面的!